据新京报报道,11月25日,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开放。当天,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在亦庄创新发布活动上公布了试点方案。据了解,现阶段在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将有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目前,已有企业获批。
这一示范区试点方案的公布,不仅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更意味着北京在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同时对北京“两区”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正如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所解释的那样,当前自动驾驶企业已进入下半场征程,整个行业已由技术验证、产品开发迈向商业化布局阶段。因此,开放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为自动驾驶企业打通了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闭环,也将鼓励和引导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长期以来,大量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最后一公里”的“中梗阻”问题,难以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找不到商业模式。
据了解,依据此次管理政策,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可采取市场化定价机制;在向乘客明确收费原则、支付方式等信息的前提下,可开启体验收费服务。
除了对商业创新的鼓励,同时需要看到的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的快速进步,这直接意味着在这些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将形成产业链条乃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如传感器、电池、新材料、芯片等硬件,人工智能算法及软件开发等软件方向都会因此而汇聚。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482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