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国对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着迫切的需求。5G是新基建的核心引领技术,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也是工业智能化的重要支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能促进传统制造企业的智慧生产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进而实现弯道超车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日前举行的智能制造万里行暨“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主讲嘉宾的发言与探讨引发深思:当新兴的5G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珠联璧合时,会释放出怎样的创造潜力?工业“智”造和我们相距遥远还是息息相关,路向何方?
成效显著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
记者从论坛获悉,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开通5G基站已经超过100万个,探索形成了切片虚拟专网、混合虚拟专网等工业5G网络部署模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达156个,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标识体系建设服务管理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二是融合应用不断深入,5G﹢工业互联网在电子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行业已经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初步统计,在建项目已经超过了1600个,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现场辅助装配等一批典型应用的场景也不断涌现,可有效助力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三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目前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均已出台本地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20余个地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针对工业互联网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王鹏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阶段,在5G﹢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复杂度高,需与行业生产实践、行业特性、知识经验等方面紧密结合。
建“云制造”工业互联进入3.0时代
5G﹢时代,势必要有与之匹配的工业互联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云制造系统3.0”应运而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介绍:“云制造系统3.0是一种适应新时代、新态势、新征程的,具有新模式、新技术手段和新业态的先进制造系统,是以‘5G﹢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它能加快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云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据了解,云制造3.0可构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统一经营的新智能制造资源、产品与能力的服务云网。它的模式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人机物环境信息优化融合,互联、服务、个性、柔性、社会、智能的新模式。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482zz.com